集 團 主 要 收 益 板 塊 | ||||||||||||||||||||||||||||||||||||||||||||||||||||||||||||||||||||||||||||||||||||||||||||||||||||||||||||||||||||||||||||||||||||||||||||||||||||||||||||||||||
整體營商環境 通商集團的主要業務為投資、發展、營運及管理集裝箱及其他港口(包括位於中國湖北省長江流域周邊地區之武漢陽邏港、通用港口及漢南港),以及提供港口相關的綜合物流、與港口相關的倉庫租賃、供應鏈管理、貿易服務以及其他服務。 通商集團二零二四年營業收入396,529,000 港元,較上年增幅9.8%;利潤總額12,895,000 港元,較上年同期減少6.5%;集裝箱吞吐量完成900,342 標箱,較上年同期增長200 標箱。二零二四年末淨資產總額為814,289,000 港元,資產負債率37.7%,平均每股收益0.74 港元。 通商集團核心資產武漢陽邏港作為長江中游核心樞紐、湖北省「港口經濟帶」戰略支點,在政策與區位雙重紅利下,正從傳統港口向「 智慧+產業」綜合樞紐 躍遷。二零二四年營商環境綜合評分位列全國內河港口 第3位( 中國港口協會數據),較二零二三年上升2 位。 中國於二零二四年完成港口貨物輸送量176 億噸,比上年同期增長3.7%。其中,沿海港口貨物輸送量115 億噸、增長3.4%;外貿貨物輸送量54 億噸、增長6.9%,內貿貨物輸送量122 億噸、增長4%。完成集裝箱輸送量3.32 億標箱、增長7%。 自湖北港口於二零二二年一月成為本公司之直接控股公司後,陽邏港一期、二期及三期完成整合,進一步優化港口物流資源,有助於發揮協同作用,促進本集團港口業務發展。 通商集團大力拓展新項目新貨源:引入整車集裝箱運輸業務:積極開發新貨源,抓住國產汽車走向國際市場的契機,為不同車型整車集裝箱運輸設計最優裝箱方案,打通新能源汽車出口通道,形成穩定出口項目貨源,二零二四年完成整車裝箱1,869 台,共計1,367 標箱。深挖麻城石材市場:根據本集團的統一部署,成立麻城石材市場開發專班,利用陽邏港現有日韓直航船優勢,成功引導部分出口韓國釜山的石材客戶回流,形成每周固定出口貨源。深挖鋼產品裝卸業務:與湖北大明、武漢卓立信、漢陽鋼廠等公司就鋼捲裝卸業務達成合作,利用港口泊位空閑時間進行作業,極大提高了泊位利用率。持續做好直航船服務保障:目前,武漢大通共投入4條船舶至「武漢 — 日韓俄」國際直達航線,形成每周2-3 班固定出口班期。陽邏港作為國際直航船作業的指定口岸,持續為國際直航船提供「優先泊位、隨到隨
武漢陽邏港及通用港口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陽邏經濟開發區,是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的核心港區。 武漢擁有強大且完善之工業基礎,多個主要工業營運商亦在此投產,包括汽車及零部件、石油化工、鋼鐵、糧食、木材、紡織、機械及設備以及建材業務營運商,彼等經已並將繼續成為武漢陽邏港之本地貨物集裝箱運輸服務主要供應商。 通道開通成果豐碩。由於長江上游地區受航道通過能力限制,令大型船隻無法直接往返該等地區與上海之間。武漢陽邏港提供之轉運服務為該等地區之客戶提供更具經濟效益之解決方案,即在陽邏港集並集裝箱貨物後轉運上海或直航海外。武漢陽邏港提供服務之經濟腹地包括湖南、貴州、重慶、四川、山西、河南、湖北及陝西各省市。二零二三年新開通「武漢 — 黃岡」、「武漢 — 鄂州」區域航線,「麻城 — 武漢 — 上海 — 衣索比亞」、「應城 — 武漢 — 上海╱廣東」鐵水聯運航線,「俄羅斯 — 上海 — 陽邏港」江海聯運航線、「陽邏港至越南凱萊港」江海直達航線。「陽邏港至越南凱萊港」集裝箱水運直達航線是武漢開通的第四條國際直達水運航線。該航線是湖北與東盟地區最便捷的運輸通道,將有力推動湖北與東盟的商貿往來,助力湖北打造引領中部、輻射全國、通達全球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另外,在「武漢 — 日韓俄」國際直航航線投入2 條新船加入運營,形成每周2 班的固定出口班期。航線的豐富及班期的加密,有利於湖北地區貨物進出口,貨物的周轉效率進一步得到了提升,標誌著武漢國際港的樞紐地位進一步提升,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再次邁上新台階。 港口服務範圍和水平提升:設立閘口驗箱點:為滿足客戶驗箱服務的需求,減少客戶摩擦,經與武漢鑫三利及武漢久嘉兩家修箱服務公司溝通並進行招標,在閘口設立驗箱服務點,進一步減少了場內空箱的翻箱作業,降低了操作成本,提升了客戶滿意度。豐富港口空箱箱源:新簽署箱管客戶3 家,江蘇長越、俄鐵江蘇新合路航運有限公司、薩米特航運有限公司,進一步豐富了港口空箱箱源,預計每月帶來新增箱量340-600 標箱。擴大港口箱管輻射能力:簽署法國達飛輪船(CMA) 區域箱管協定,港口箱管服務延伸到宜昌、黃石、江西,港口箱管輻射能力得到進一步擴大。與各代理客戶溝通港外集裝箱入我司CFS 進行裝拆箱作業,保障CFS 業務的穩定增長。陽邏港CFS 與中港物流就裝拆箱業務展開分工合作,合理分配現有資源,提升市場競爭力。本集團亦一直發展代理及綜合物流服務在內的港口相關服務以擴闊收入來源。該等代理及綜合物流服務包括於武漢陽邏港之保稅倉庫、清關、拆箱包裝及配送。
漢南港 漢南港位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江沿岸,鄰近滬蓉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距京廣及京九鐵路僅80 公里。 武漢為湖北省會,為中國之重要交通樞紐。就水路交通而言,武漢藉長江連接八省(即江蘇、安徽、湖北、四川、江西,湖南,雲南及貴州)及上海。鑒於武漢於長江經濟帶的發展中發揮之重要作用,董事認為,在武漢地區對其港口業務作進一步投資符合本集團的利益。 漢南港將創造武漢陽邏港及漢南港的協同效應,尤其因為武漢陽邏港的管理團隊擁有於中國建設、發展及管理港口的豐富經驗。作為武漢陽邏港的集散港,漢南港能增加武漢陽邏港的吞吐量,以滿足於武漢對物流服務的需求。武漢陽邏港協同漢南港將能為本集團客戶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漢南港將分多期開發為多元業務平台,提供碼頭、倉儲及物流服務,以及包括滾裝、散貨運輸及倉儲、汽車零配件加工等其他服務及物流服務。 本集團將銳意把漢南港打造成華中最大的集供應鏈設計與運營、水運物流集散、汽車O2O交易、多式聯運、物流金融、分撥配送、代理報關等功能於一身的港口,以汽車物流和交易為主,件雜貨和集裝箱為輔,專業化和綜合性兼備的區域經濟中心和重要的物流節點,使之成為武漢西南部最重要的物流樞紐,「武漢城市圈」西南部重要的汽車交易中心和重要的現代化綜合性物流服務基地。
本集團持有沙洋港毗鄰之漢江物流中心。其由7 幢倉庫及一座附屬寫字樓組成,計劃持作投資物業以產生租金收入。
憑藉本集團經營及管理位於湖北省長江流域內多個港口及碼頭的豐富經驗,加上其於多年業務營運期間所建立之穩固客戶及供應商網絡,通商供應鏈管理(武漢)有限公司(「通商供應鏈」)為通過本集團之供應鏈管理及貿易業務作為上游供應商及下游客戶之主要供應鏈服務供應商及貿易商。發展供應鏈管理及貿易業務將使本集團能夠在供應鏈之供需兩方面建立更深層聯繫、定位於國內及東南亞大宗糧食商品的貿易、物流、倉儲及配送服務等多項業務、提高綜合服務效率。同時,其將令本集團得以鞏固及改善供應鏈之商品、資金及資訊流,促進企業開展交易、降低成本及增強本集團的競爭力,力爭打造以湖北武漢為中心的依託港口的大宗糧食貿易集散中心。 憑藉本集團經營及管理位於湖北省長江流域內多個港口及碼頭資源,加上其於多年業務營運期間所建立之穩固客戶及供應商網路,以及通商供應鏈通過開展供應鏈業務,整合和優化上下游客戶的資訊流、物流、資金流,以穩固更深度的合作關係、獲得更明顯的競爭優勢。通商供應鏈依託陽邏港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糧食口岸功能優勢和強大的腹地經濟,聚焦糧食、農副產品等民生領域,為客戶提供物流、倉儲、配送、供應鏈金融等一體化的綜合物流服務,大力發展樞紐經濟,著力構建「港口+ 貿易+ 倉儲+ 物流」的現代化臨港供應鏈體系,促進更緊密的港產城融合,打造以陽邏港為核心的大宗糧食商品交易中心,為「外糧內運」「北糧南運」貢獻港口力量。
|
||||||||||||||||||||||||||||||||||||||||||||||||||||||||||||||||||||||||||||||||||||||||||||||||||||||||||||||||||||||||||||||||||||||||||||||||||||||||||||||||||
經營業績 收入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之收入為396,529,000 港元(二零二三年:361,301,000 港元),與二零二三年相比增加約9.8%。收入增加主要由於以下各項之抵銷影響所致: (i) 碼頭及相關業務收入減少1.5% 至149,708,000 港元(二零二三年:152,042,000 港元),主要由於出售鐘祥市中基港口公司,因其主要業務為碼頭及相關業務,而轉運貨物減少致使碼頭服務業務的收入減少; (ii) 綜合物流服務收入增加30.8% 至49,990,000 港元(二零二三年:38,230,000 港元),主要由於武漢陽邏港業務量有所增加所致; (iii) 來自供應鏈管理及貿易業務的收入增加16.8% 至184,797,000 港元(二零二三年:158,281,000 港元),主要由於大米及碎米貿易業務需求持續強勁。
集裝箱數量及吞吐量
本集團的主要業務之一是在武漢陽邏港提供碼頭服務、集裝箱處理、儲存及其他服務以及散雜貨處理服務。武漢陽邏港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總吞吐量增加約0.1% 至900,342 標箱(二零二三年:900,142 標箱)。其中,來自本地及轉運貨物之佔比分別約為40.7% 及59.3%。本地貨物的吞吐量增加約14.2% 至366,412 標箱(二零二三年:320,905 標箱);轉運貨物的吞吐量減少約7.8% 至533,930 標箱(二零二三年:579,237 標箱)。 整體集裝箱吞吐量增加主要由於本地貨物集裝箱增加14.2%,其抵銷了轉運集裝箱的減少。本地貨物集裝箱增加主要由於湖北港口自二零二二年一月完成收購本集團控制性權益後,加上陽邏港區一期、二期及三期已完成整合,降價競爭已經不再存在,發揮協同效應。此外,於二零二三年,新增了陽邏至黃崗區域中轉航線及鄂州城際中轉航線。
按二零二四年整個武漢港口之總處理量3,500,000 標箱(二零二三年:2,790,000 標箱)計,本集團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於武漢地區之集裝箱吞吐量市場佔有率約為25.7%(二零二三年:32%)。 |
|
|||||||||||||||||||||||||||||||||||||||||||||||||||||||||||||||||||||||||||||||||||||||||||||||||||||||||||||||||||||||||||||||||||||||||||||||||||||||||||||||||
綜合物流服務 本集團綜合物流服務業務主要是在陽邏港及漢南港提供代理及物流服務,包括提供貨運代理、清關、集裝箱運輸及物流管理服務。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綜合物流服務業務產生之收入增加30.8% 至49,990,000 港元(二零二三年:38,230,000 港元)。有關收入佔本集團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總收入約12.6%(二零二三年:10.6%)。 收入增加主要由於二零二四年武漢陽邏港業務量有所增加所致。
供應鏈管理及貿易業務 本集團供應鏈管理及貿易業務之收入增加16.8% 至184,797,000 港元(二零二三年:158,281,000 港元),佔本集團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總收入約46.6%(二零二三年:43.8%)。 增加主要由於二零二四年大米及碎米貿易業務需求持續強勁以及二零二四年下半年新開展省內稻米貿易業務。 |
|
|||||||||||||||||||||||||||||||||||||||||||||||||||||||||||||||||||||||||||||||||||||||||||||||||||||||||||||||||||||||||||||||||||||||||||||||||||||||||||||||||
物業業務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物業業務之收入主要來自武漢漢南港港口及倉庫之租賃業務,其擁有租賃土地、泊位、商業樓宇及浮躉之投資物業,以及位於武漢陽邏港之一個堆場及若干倉庫之租賃業務。物業業務之港口及倉庫租賃收入減少5.6% 至12,034,000 港元(二零二三年:12,748,000 港元),佔本集團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總收入約3.0%(二零二三年:3.5%)。 收入減少主要由於租賃面積減少,位於武漢陽邏港及漢南港之堆場租賃收入減少。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毛利減少20.7% 至61,613,000 港元(二零二三年:77,653,000 港元)。毛利率為15.5%(二零二三年:21.5%)。毛利及毛利率下降乃主要由於二零二四年毛利率相對較低的供應鏈管理及貿易業務收入增加以及直接人工成本增加及存貨撇減約2,257,000 港元所致。
|
|
|||||||||||||||||||||||||||||||||||||||||||||||||||||||||||||||||||||||||||||||||||||||||||||||||||||||||||||||||||||||||||||||||||||||||||||||||||||||||||||||||
其他收入 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其他收入增加約71.5% 至37,934,000 港元(二零二三年:22,117,000 港元)。該增加主要由於(i) 本集團出售了一家附屬公司股權並錄得收益約4,901,000 港元;及(ii) 本集團就過往建築合約收到賠償收入約18,910,000 港元。
投資物業之公平值變動淨額 本集團持有若干投資物業,包括(i) 於漢南港之港口及倉庫;(ii) 沙洋港毗鄰之物流中心;及(iii) 武漢陽邏港之一個堆場及若干倉庫。本集團之投資物業於報告期末,以公開市場價值基礎,由獨立物業估值師重新估值。有關重新估值所產生的公平值變動會以「投資物業之公平值變動」於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入賬。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錄得投資物業公平值虧損1,734,000 港元(二零二三年:投資物業公平值虧損993,000 港元)。 與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相比,投資物業公平值虧損增加主要是由於位於沙洋港毗鄰之物流中心倉庫物業市場租金水平下降有所紓緩。
本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減少2,666,000 港元或約17.4% 至12,694,000 港元(二零二三年:15,360,000 港元)。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減少乃主要由於下列各項的抵銷影響:(i) 毛利減少約16,040,000 港元;(ii) 投資物業之公平值虧損同比增加約741,000 港元;(iii) 其他收入增加約15,817,000 港元;(iv) 融資淨成本減少約4,373,000 港元;及(v) 由於出售一間附屬公司股權錄得一次性特殊收益以及由於投資物業公平值虧損及應收款項預期信貸虧損增加所產生的遞延稅項資產導致所得稅費用增加約5,520,000 港元。 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為0.74 港仙(二零二三年:0.89港仙),較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減少16.9%。 |
|